摘要:安徽桐城小花茶:從“宮廷飲品”到鄉村振興支柱產業。
雨后初晴,位于皖南山區的安徽桐城小花茶生態示范園里,茶農們正在修剪通風道,清除茶園中的雜草、枯枝落葉、病葉、弱枝等,利用植保無人機開展噴施石硫合劑進行封園,全面防治多種茶樹病蟲害,減少來年病蟲發生基數。
“紫來橋下水,龍眠山上茶!蓖┏侨藢Σ璧那楦杏袣v史和文化的淵源。桐城茶早被桐城歷代文人寫進了詩里、歌里,現代人更是拎在手上、掛在嘴上、藏在心里。昔日桐城小花茶也已從“宮廷飲品”變身成鄉村振興支柱產業。
桐城小花茶為歷史名茶,屬皖西蘭花茶品系,綠類茶,創制于明代,產于桐城市西北部的龍眠山。龍眠山屬霍山山脈東南走向的支脈,峰高谷深,野生蘭草充盈山坡。茶區多為砂壤土,PH值5-6.5,適宜生產優質茶。
茶葉成為山區振興產業。 桐城市委宣傳部供圖
桐城種茶歷史悠久,可追溯到唐代!锻┡f集》載:魯山公(明朝大司馬孫晉)宦游時得異茶籽,植之龍眠山之椒園。由是,椒園茶與顧渚、蒙頂并稱,躋身“貢品”之列。后因其沖泡后形似初展花朵,又有蘭花香,更名為“桐城小花”。
桐城小花舊時在谷雨前后開采,使用無性系良種后開采期提前到清明前,選一芽一、二、三葉,壯實、勻整、茸毛顯露的芽葉,經攤放、殺青、理條、初烘、攤涼、復烘、剔揀、提香等工序精制而成。桐城小花茶具有獨特的“色翠湯清,蘭香甜韻”品質特征,外形舒展,色澤翠綠,形似蘭花;湯色嫩綠明亮;香氣清鮮持久有蘭花香;滋味鮮醇回甘;葉底嫩勻綠明。產品分為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!锻┏秋L物記》亦載桐城小花“品不減龍井”。舊時桐城人品茶講究色香味形俱佳,有“龍眠山上茶,紫來橋下水”之愛。
“桐城小花”茶,1986年被評為安徽省名茶,1998年獲98'中國國際名茶、茶制品、茶文化展覽會名茶推薦產品稱號,2007年獲“中茶杯”一等獎,分別在2010年第五屆、2012年第六屆中國(安徽)國際茶產業博覽會上獲“安徽十大品牌名茶”稱號,2013年,“小花”牌桐城小花茶被列入“國禮徽茶”系列,2015年、2017年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。
桐城市茶產業涉大關鎮、呂亭鎮、黃甲鎮、唐灣鎮、青草鎮、龍眠街道、文昌街道7個鎮(街道),約1.1萬戶、4萬茶農。
近年來,桐城市牢牢抓住發展山區特色產業、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歷史機遇,堅持茶文化、茶產業、茶科技“三茶融合”發展,推動桐城小花茶高質量發展。該市茶園總面積達到6.75萬畝,總產655噸,一產產值達到4.4億元。茶產業帶動農文旅融合發展,茶葉綜合產值10.7億元;三品認證面積5.25萬畝,清潔化加工廠29家,市級龍頭企業2家,國家級、省級示范合作社各1家,茶農人均茶葉收入超9000元。開展職業農民培訓,一批懂技術、會經營的“種茶土專家”被茶企、合作社或其它社會組織聘用服務茶農,成為茶產業致富帶頭人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效顯著。
據悉,“桐城小花”注冊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是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、安徽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、安徽省首批有影響力的綠色食品區域公用品牌。
1
版權所有: 品牌總網 閩ICP備16034782號-1 本網站法律顧問:鄭明漢 律師
Copyright © PPZW.COM 200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在線客服:
加盟商在線QQ:
Email:qy@PPzw.com